保育級神獸現身高雄!退休老師砸錢、蓮農不計損失幫復育

水雉,這種昔日在台灣各地常見的美麗鳥類,隨著環境破壞與土地開發,數量大幅銳減,至今已被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。過去,台灣水雉數量一度跌至不足50隻。然而,近年來,在保育志工與高雄美濃地區野蓮農民的共同努力下,水雉數量逐漸回升,為台灣保育工作帶來希望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高雄美濃的濕地曾經是水雉的重要棲息地,百年前美濃湖濕地面積高達60公頃,生態環境豐富,特別是當地的水藻類,深受水雉喜愛。然而,隨著開發行為,美濃湖面積如今僅剩三分之一。加上每年4月至9月是水雉的繁殖季,牠們會選擇在野蓮田築巢產卵。過去,野蓮農民認為水雉會踩壞野蓮苗,常驅趕這些鳥類,對水雉的生存造成極大影響。

近年來,在保育志工積極推廣下,野蓮農民開始認識到水雉及其棲息環境的重要性,觀念逐漸改變,轉而投入復育工作。這一轉變帶來顯著成效,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的數據顯示,水雉的巢數從2022年的2窩,增加到2024年的10窩,成效驚人。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的發起人之一,退休老師劉孝伸與黃淑玫,於2017年自費承租田地,並設立水雉復育工作站,開啟了一項長達七年的保育行動。這些年來,他們不僅成立護雉蓮盟與巡守隊,還不斷探索創新方法,成功將水雉數量從14隻增加到78隻,顯示復育工作卓有成效。

 

▼然而,保育工作的推進並非一帆風順。野蓮農李金洲就是一個典型例子。兩三年前,當野蓮田中出現水雉築巢時,志工與他協商,希望他能延遲採收野蓮,以保護水雉孵化。李金洲不忍破壞這場復育努力,最終決定等待水雉寶寶破殼後再採收,這一決定導致野蓮爛掉,損失逾30萬元。

 

 

 

為支持這些保育志工和農民,林保署屏東分署推出了多項獎勵措施,將美濃湖野蓮田納入瀕危物種及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方案,每窩水雉築巢可獲3,000元獎勵金。此外,還推動友善農地管理、繁殖通報及巡守隊等獎勵機制,以確保保育工作與農業生計取得平衡。

來源:網路資料

你可能也會喜歡